@daphneduzen:

daphneduzen
daphneduzen
Open In TikTok:
Region: TR
Saturday 05 July 2025 20:32:30 GMT
152145
21171
45
672

Music

Download

Comments

cgvfhcfvv
cgvfhcfvv :
What do you use to make you shine like this? And whats the lip gloss pleeaaseee ur so pretty
2025-07-15 13:05:26
1
3.jxu
- :
How beautiful you are
2025-07-05 20:35:42
30
liklik___0
lika :
prettyyy
2025-07-23 10:17:26
0
yangyang6689
抖音世界🇹🇭🤝🇨🇳 :
Hi My love
2025-07-07 17:45:28
1
sanindiaprn
pina :
maa girllll💗
2025-07-06 15:12:42
4
bloomingdetulip_
R :
aww my twin
2025-07-22 15:13:22
1
audrey.dokos
audrey dokos :
cutie bb
2025-07-06 20:43:56
2
aagnianaa
agniaa𐙚 :
awww
2025-07-23 09:41:41
0
pizzaafterswim
and :
Wah how beautiful
2025-07-11 03:09:26
2
md_fahad95
Md Fahad 👻 :
Hey - Can I be someone's friend?😔🫴
2025-07-06 18:23:59
2
ruyasaver
ruyasaver :
güzellik algım gelmiş
2025-07-05 21:03:27
6
vkaramdani
picaa :
pretty💅
2025-07-18 11:14:00
3
iam_muhammad6
M𝗞♕︎ :
hayeee Su cuteeee ❤️
2025-07-06 07:51:32
1
seilunafiorella
s :
bonita ✨
2025-07-22 13:57:26
1
keyrennesa_
k :
so pretty sis😍
2025-07-07 05:24:53
4
putradiantooo
PUTRA TUNGGAL :
semak semak with you
2025-07-23 14:36:39
0
mmultazim05
MMultazim05 :
masallah pretty 💖
2025-07-31 01:15:28
0
._aouyyyyy
Aouy :
@🐣 @𓆝
2025-07-17 18:57:36
4
user1234536730
eysan :
❤️❤️❤️
2025-07-05 22:43:55
2
damlaaelaa
damlaaelaa :
😍😍💖💖
2025-07-05 21:32:38
1
user518656786790
𝐫 :
@n @່ @💤 ckep
2025-07-22 09:29:13
1
iyadsrt
slebew :
😂
2025-07-26 14:16:29
0
manisha___98
Pawani manisha :
🥺
2025-07-23 14:38:14
0
juseonyeong_q
주선 힘명숙. :
🔥🔥
2025-07-23 02:51:14
0
ahsreyni12345
Srey Ni :
❤️❤️❤️
2025-07-22 12:12:54
0
To see more videos from user @daphneduzen, please go to the Tikwm homepage.

Other Videos

你們口口聲聲說「這是天災太大了」, 說得好像颱風比往年強、說得好像我們只是運氣不好。 明明知道抽水站要發電才能動, 你卻只裝馬達不接線、說什麼「建置中」。 明明知道滯洪池要有保水層, 你卻連止水布都省了,只灌泥回填。 明明護坡應該雙層鋼筋, 你卻只放一層還偷換成再生料。 然後水淹了,你第一時間就說:「圖說驗收都有簽。」 對啦,驗收都有簽,只有良心沒有簽到場。 你們把「災防工程」當提款機, 把每一場颱風當年度KPI, 雨一來就說要編預算,預算一來就找自己人標, 標到之後就切割、偷料、灌價, 做得好不好不重要,做得像樣、報告漂亮就好。 你們不是工程師,你們是災難的製造師。 你們不是在救人,是在賺人泡水時的苦難紅利。 一台抽水機本來 400 萬,偷工減料後賺 180 萬, 你把人家的客廳換成池塘,就只為了那 180 萬? 你敢說你家住在下游?你敢讓你媽住在這種地方? 還是你自己早就知道會淹水,根本不會買這裡的房?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:這不是刑案,因為法律拿你沒辦法,但我們會記得你是誰。 你沒良心,我就寫到你。 你裝沒事,我就寫得更大聲。 每次遇到水災,新聞都說:「因為颱風太強、雨量太集中」,但你有沒有想過:如果是早就知道會下雨的地方,還是會整區泡在水裡,那到底是誰沒做事? 答案其實更可怕——不是沒做,是做了假的,還做得剛剛好可以過關,卻不會真的有效。 這一次,我要把整個制度性的偷工、灌價、結構性放水,連同「他們怎麼分錢」、「水怎麼淹進來」、「圖面怎麼蓋好不蓄水」、「抽水機怎麼裝著裝著就報廢」——全都講清楚。  第一問題:水不是從天上來,是從預算裡溢出來 水災發生不是因為沒有排水設施,而是因為: 該接出去的排水沒接 該蓄水的滯洪池沒挖夠 該抽水的抽水站早就功率不夠 該擋水的護坡只蓋一半 該驗收的流程,全是拍照+對圖,不測功能 護坡厚度不夠 → 河水沖垮邊坡 → 漏水倒灌 水門沒裝防回流閥 → 河水回沖進社區 沒有做通水測試 → 工程紙本過,功能實測失敗沒人知道 地層下陷 5~10cm/年 → 蓄水容積本來就虧空,根本沒能力負荷50年暴雨量 水災爆炸的「真正工程性因果關係」如下 	1.	滯洪池沒蓄住 → 水滿了往回灌 	2.	抽水機抽不出 → 水位倒升不降 	3.	排水幹線沒接完 → 水卡中段、回堵社區 	4.	上游排得快、下游排不掉 → 內水堆積,變成蓄水池 	5.	所有人以為「工程都做了」,實際只有照片能看,沒一樣有用  第二問題:他們怎麼賺錢?灌價利潤是怎麼設計的? 每一個工程項目,從估價開始就藏著利潤操作的空間。我這邊不是亂講,是用實際案例推出來的數學。 我們來看一個「抽水站+排水改善工程」,總預算1,500萬,實際可以賺多少? 抽水機兩台 報價:每台95萬 實際成本:每台60萬 → 他們裝兩台,報價190萬,實際只花120萬 → 差價70萬,就是淨利 滯洪池土方開挖 設計圖寫:挖10,000立方米 報價:每立方米600元 實際行情:只要350元 → 報價600萬,實做只花350萬,賺250萬 護坡水泥結構 圖面寫每平方米3,200元 實際外包工人報價1,800元就能做 → 做800平方米,報價256萬,實做144萬,賺112萬 排水管線 報價每米5,000元 實做只要2,800元 → 做300米,報價150萬,實際84萬,利潤66萬 配電盤 報價18萬 實際安裝成本:7萬 → 差價11萬 智慧監控系統 報價35萬(寫說有遠端警報+太陽能+AI感測) 實際裝一組網路攝影機+警示燈只要2萬 → 差價33萬 這些加起來光是表面上的「偷價差」,就能淨賺539萬。這還只是一份工程,如果這個排水案被分成三段、四段、五段?每段再來一套報價、重複得標? 光這一條水路,幾個月就能切出一千萬以上的灰色利潤。 第三個問題:偷工減料怎麼做?具體是哪裡讓水進來的? 這些錢怎麼賺?除了灌價,最關鍵就是偷工減料,讓「看起來像有做」,實際上「效果為零」,下面是最常見的幾種偷法:  滯洪池偷挖 設計寫1萬立方米,現場只挖到6千。挖不夠深、坡度太緩、邊坡沒有加強,雨一下就裝滿,根本無法蓄洪。更誇張的是,有些滯洪池根本沒有排放口,變成「水會進但不會退的池塘」。 水進來→ 滿出來→ 社區倒灌,就是這樣。 抽水機偷規格 圖寫10萬瓦抽水機,實際買6萬瓦 配電盤沒備援、電纜過細、泵浦淺裝 → 一跳電就全停、一抽重水就當機,還會「空抽」損壞 你看到的是抽水機站亮著燈,其實裡面根本抽不動。 排水管偷接 圖面寫從社區主幹道通到河邊排水幹線,實際只做前段 → 管線後段沒接,或卡在某個農田、馬路旁 → 水流進來卻流不出去,變成巨大蓄水槽,最後直接倒灌回社區 這叫半套工程,做了還比沒做更慘。  護坡偷材 該用厚水泥結構,他們只做薄板敷面 該灌鋼筋結構,他們只鋪磚或灌爛泥混石 水一沖,河岸崩塌,變成斷面口,整條河變成災難的幫兇 偷工減料:真正的災害不是暴雨,是連鎖錯誤一起爆 水災不是突然的,是設計上的累積錯誤同時發生,我來模擬一下: 滯洪池蓄不住 → 水開始倒灌社區 抽水機抽不贏 → 功率不夠、斷電又沒備援 排水幹線沒接完 → 水卡在管線裡回沖 河邊護坡沖斷 → 河水從側邊衝進村落 全區地層下陷 → 水位根本退不了,泡水48小時 你以為是雨太大,其實是從設計、施工、驗收到操作全部「卡在一起」,像一台壞掉的機器同時報錯,連一滴水都排不出去。 工程:這些工程怎麼被合法驗收過? 這是最荒謬的地方這些偷工減料、灌水設計,全部都驗收過了。因為他們驗收不是驗「效果」,而是:  圖紙對不對?照片有沒有?材料簽收單在不在?施工日誌有沒有填? 沒有人下雨實測、沒有人驗蓄水量、沒有人測壓力值、沒有人通水試排。 驗收根本是走形式,只要資料齊全,帳就結了。 一、圖紙對了,但現場沒照做 你看到設計圖寫得很漂亮,滯洪池、抽水站、排水幹線都有規劃。 但問題是真正施工的時候,根本沒做齊、沒做深、沒接通。 例如: 滯洪池設計寫要挖一萬立方米,現場只挖六千立方 排水管應該接到大排或出海口,實際只做一半 護坡畫得完整,實際現場根本沒灌鋼筋,只灑水泥混土一層表面裝飾 圖紙沒有錯,錯的是——根本沒照圖做。 二、照片都有交,但拍的都是假象 你以為有照片就表示有做?錯了。 這些施工照片: 特別挑角度拍:只拍一小段完整的地方,爛的地方不拍 只拍外觀:護坡拍完表層,裡面是空心沒灌水泥 拍抽水機站,看起來有機組,但沒電、沒接通排管,根本抽不了水 他們交的是「好看的照片」,不是「能工作的證據」。 三、材料有簽收,但可能沒裝上去 驗收時,會要求你看材料進場單、發票、倉儲紀錄。 但這些東西根本不能證明材料真的用在現場: 材料送到現場後調包,用低品質貨替代 水泥、鋼筋、抽水機設備送到一處工程後,又轉去別的案場 抽水機報名牌是十萬瓦的,實際買的是六萬瓦貼錯標籤 你看到的是發票,不是結果。材料到場≠真的用在你家旁邊的排水溝裡。 四、施工日誌都有填,但全是寫好看的話 施工日誌是承包商每天要交的資料,記錄今天做了什麼、誰來現場、做哪一段。 問題是——這些日誌很多都是「事後補寫」、「每週抄一次」、「叫工讀生幫忙寫」 利益分贓:他們怎麼分這些錢? 整個利益結構是「三角聯盟」: 地方政治人物(議員、派系)提供預算過件、指定得標者 顧問公司、營造廠操作設計、灌價、偷料  公務員負責編預算、驗收過關、圖說蓋章 你看不見的,是這些人坐在會議室裡說:「這案子分三段做比較保險,還能讓小公司也有機會參與啦。」 實際意思是:「這三段可以輪流接,三個人各吃一段。」 這不是違法,這是「制度設計」出來的。 怎麼操作: 一、預算怎麼過? 地方議員或派系先提出「民眾有反映某里淹水」、「要改善排水」之類名義 協助公所或縣市府的相關單位(例如工務局、水利課)提案送議會 預算審查時,地方議員會說:「這案子不錯,我支持」——但這不是免費的 實際意思是:你要讓我指定哪一家公司得標,或讓我熟識的顧問公司來設計圖 二、標案怎麼切? 當預算過了,就會出現「發包設計案」、「監造案」、「施工案」這三件事。 顧問公司通常會先拿到設計與監造 他們會「故意」把一個排水工程切成三段或四段發包
 表面理由是:「讓中小企業也能參與公共工程」 實際是:「讓三家人馬輪流吃,避開標案單一限制」 這時候顧問公司跟營造廠會開小會,說好:「這段你來,我下次換你。」 這些公司表面互不相干,實際是同一個派系、同一個LINE群組。 三、圖面怎麼灌價? 設計圖面故意加重用量、拉長長度、規格填最高級: 抽水機寫 10萬瓦,但知道實際只裝6萬瓦就過得了 排水溝寫兩公尺深,實際只挖一米六 護坡圖面寫雙層鋼筋網,實際只放一層 土方運送距離灌成 20 公里,實際只有 5 公里 這些都會有報價單與估驗單,公務員只要「照圖簽章」,就能付款。 四、驗收怎麼過? 驗收人通常就是縣市府的工程科或水利課、農水署轄下的技術員,甚至是顧問公司自己代辦。 流程是: 照片檢附完成 材料清冊對發票 施工日誌表面正常 現勘走一圈,找兩段做樣板,其它「參考前段」帶過 最後蓋章過關,付款流程就走完。 五、利潤怎麼分? 以一個總預算 3,000 萬元的排水改善工程來看: 圖面灌價實際成本只需 1,900 萬 真正花在現場的:不到 1,500 萬(偷工、偷料) 剩下的 1,100 萬就能回到:
 指定的顧問公司(技師費用灌高、圖說費浮報) 營造廠老闆(回扣、接單費、標金折讓) 抽佣單位(跑標案、安排得標順序的地方系統) 這 1,100 萬裡面,有時候會透過「交際費」、「贊助費」、「工程協調費」來清洗乾淨。 這場災難,不是颱風,而是早就埋好的地雷:預算炸一顆,排水炸一段,抽水機炸一次,你家就泡48小時。 你問:「為什麼已經有補助還會淹?」 因為他們從來不是為了讓你不淹水才去申請補助的。 他們是為了讓「這筆補助能分、這個標案能吃、這段工程能回本」才設計了這一整套制度。 這不是失敗,是成功。他們做到了——只是成功的是他們,
你們口口聲聲說「這是天災太大了」, 說得好像颱風比往年強、說得好像我們只是運氣不好。 明明知道抽水站要發電才能動, 你卻只裝馬達不接線、說什麼「建置中」。 明明知道滯洪池要有保水層, 你卻連止水布都省了,只灌泥回填。 明明護坡應該雙層鋼筋, 你卻只放一層還偷換成再生料。 然後水淹了,你第一時間就說:「圖說驗收都有簽。」 對啦,驗收都有簽,只有良心沒有簽到場。 你們把「災防工程」當提款機, 把每一場颱風當年度KPI, 雨一來就說要編預算,預算一來就找自己人標, 標到之後就切割、偷料、灌價, 做得好不好不重要,做得像樣、報告漂亮就好。 你們不是工程師,你們是災難的製造師。 你們不是在救人,是在賺人泡水時的苦難紅利。 一台抽水機本來 400 萬,偷工減料後賺 180 萬, 你把人家的客廳換成池塘,就只為了那 180 萬? 你敢說你家住在下游?你敢讓你媽住在這種地方? 還是你自己早就知道會淹水,根本不會買這裡的房?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:這不是刑案,因為法律拿你沒辦法,但我們會記得你是誰。 你沒良心,我就寫到你。 你裝沒事,我就寫得更大聲。 每次遇到水災,新聞都說:「因為颱風太強、雨量太集中」,但你有沒有想過:如果是早就知道會下雨的地方,還是會整區泡在水裡,那到底是誰沒做事? 答案其實更可怕——不是沒做,是做了假的,還做得剛剛好可以過關,卻不會真的有效。 這一次,我要把整個制度性的偷工、灌價、結構性放水,連同「他們怎麼分錢」、「水怎麼淹進來」、「圖面怎麼蓋好不蓄水」、「抽水機怎麼裝著裝著就報廢」——全都講清楚。 第一問題:水不是從天上來,是從預算裡溢出來 水災發生不是因為沒有排水設施,而是因為: 該接出去的排水沒接 該蓄水的滯洪池沒挖夠 該抽水的抽水站早就功率不夠 該擋水的護坡只蓋一半 該驗收的流程,全是拍照+對圖,不測功能 護坡厚度不夠 → 河水沖垮邊坡 → 漏水倒灌 水門沒裝防回流閥 → 河水回沖進社區 沒有做通水測試 → 工程紙本過,功能實測失敗沒人知道 地層下陷 5~10cm/年 → 蓄水容積本來就虧空,根本沒能力負荷50年暴雨量 水災爆炸的「真正工程性因果關係」如下 1. 滯洪池沒蓄住 → 水滿了往回灌 2. 抽水機抽不出 → 水位倒升不降 3. 排水幹線沒接完 → 水卡中段、回堵社區 4. 上游排得快、下游排不掉 → 內水堆積,變成蓄水池 5. 所有人以為「工程都做了」,實際只有照片能看,沒一樣有用 第二問題:他們怎麼賺錢?灌價利潤是怎麼設計的? 每一個工程項目,從估價開始就藏著利潤操作的空間。我這邊不是亂講,是用實際案例推出來的數學。 我們來看一個「抽水站+排水改善工程」,總預算1,500萬,實際可以賺多少? 抽水機兩台 報價:每台95萬 實際成本:每台60萬 → 他們裝兩台,報價190萬,實際只花120萬 → 差價70萬,就是淨利 滯洪池土方開挖 設計圖寫:挖10,000立方米 報價:每立方米600元 實際行情:只要350元 → 報價600萬,實做只花350萬,賺250萬 護坡水泥結構 圖面寫每平方米3,200元 實際外包工人報價1,800元就能做 → 做800平方米,報價256萬,實做144萬,賺112萬 排水管線 報價每米5,000元 實做只要2,800元 → 做300米,報價150萬,實際84萬,利潤66萬 配電盤 報價18萬 實際安裝成本:7萬 → 差價11萬 智慧監控系統 報價35萬(寫說有遠端警報+太陽能+AI感測) 實際裝一組網路攝影機+警示燈只要2萬 → 差價33萬 這些加起來光是表面上的「偷價差」,就能淨賺539萬。這還只是一份工程,如果這個排水案被分成三段、四段、五段?每段再來一套報價、重複得標? 光這一條水路,幾個月就能切出一千萬以上的灰色利潤。 第三個問題:偷工減料怎麼做?具體是哪裡讓水進來的? 這些錢怎麼賺?除了灌價,最關鍵就是偷工減料,讓「看起來像有做」,實際上「效果為零」,下面是最常見的幾種偷法: 滯洪池偷挖 設計寫1萬立方米,現場只挖到6千。挖不夠深、坡度太緩、邊坡沒有加強,雨一下就裝滿,根本無法蓄洪。更誇張的是,有些滯洪池根本沒有排放口,變成「水會進但不會退的池塘」。 水進來→ 滿出來→ 社區倒灌,就是這樣。 抽水機偷規格 圖寫10萬瓦抽水機,實際買6萬瓦 配電盤沒備援、電纜過細、泵浦淺裝 → 一跳電就全停、一抽重水就當機,還會「空抽」損壞 你看到的是抽水機站亮著燈,其實裡面根本抽不動。 排水管偷接 圖面寫從社區主幹道通到河邊排水幹線,實際只做前段 → 管線後段沒接,或卡在某個農田、馬路旁 → 水流進來卻流不出去,變成巨大蓄水槽,最後直接倒灌回社區 這叫半套工程,做了還比沒做更慘。 護坡偷材 該用厚水泥結構,他們只做薄板敷面 該灌鋼筋結構,他們只鋪磚或灌爛泥混石 水一沖,河岸崩塌,變成斷面口,整條河變成災難的幫兇 偷工減料:真正的災害不是暴雨,是連鎖錯誤一起爆 水災不是突然的,是設計上的累積錯誤同時發生,我來模擬一下: 滯洪池蓄不住 → 水開始倒灌社區 抽水機抽不贏 → 功率不夠、斷電又沒備援 排水幹線沒接完 → 水卡在管線裡回沖 河邊護坡沖斷 → 河水從側邊衝進村落 全區地層下陷 → 水位根本退不了,泡水48小時 你以為是雨太大,其實是從設計、施工、驗收到操作全部「卡在一起」,像一台壞掉的機器同時報錯,連一滴水都排不出去。 工程:這些工程怎麼被合法驗收過? 這是最荒謬的地方這些偷工減料、灌水設計,全部都驗收過了。因為他們驗收不是驗「效果」,而是: 圖紙對不對?照片有沒有?材料簽收單在不在?施工日誌有沒有填? 沒有人下雨實測、沒有人驗蓄水量、沒有人測壓力值、沒有人通水試排。 驗收根本是走形式,只要資料齊全,帳就結了。 一、圖紙對了,但現場沒照做 你看到設計圖寫得很漂亮,滯洪池、抽水站、排水幹線都有規劃。 但問題是真正施工的時候,根本沒做齊、沒做深、沒接通。 例如: 滯洪池設計寫要挖一萬立方米,現場只挖六千立方 排水管應該接到大排或出海口,實際只做一半 護坡畫得完整,實際現場根本沒灌鋼筋,只灑水泥混土一層表面裝飾 圖紙沒有錯,錯的是——根本沒照圖做。 二、照片都有交,但拍的都是假象 你以為有照片就表示有做?錯了。 這些施工照片: 特別挑角度拍:只拍一小段完整的地方,爛的地方不拍 只拍外觀:護坡拍完表層,裡面是空心沒灌水泥 拍抽水機站,看起來有機組,但沒電、沒接通排管,根本抽不了水 他們交的是「好看的照片」,不是「能工作的證據」。 三、材料有簽收,但可能沒裝上去 驗收時,會要求你看材料進場單、發票、倉儲紀錄。 但這些東西根本不能證明材料真的用在現場: 材料送到現場後調包,用低品質貨替代 水泥、鋼筋、抽水機設備送到一處工程後,又轉去別的案場 抽水機報名牌是十萬瓦的,實際買的是六萬瓦貼錯標籤 你看到的是發票,不是結果。材料到場≠真的用在你家旁邊的排水溝裡。 四、施工日誌都有填,但全是寫好看的話 施工日誌是承包商每天要交的資料,記錄今天做了什麼、誰來現場、做哪一段。 問題是——這些日誌很多都是「事後補寫」、「每週抄一次」、「叫工讀生幫忙寫」 利益分贓:他們怎麼分這些錢? 整個利益結構是「三角聯盟」: 地方政治人物(議員、派系)提供預算過件、指定得標者 顧問公司、營造廠操作設計、灌價、偷料 公務員負責編預算、驗收過關、圖說蓋章 你看不見的,是這些人坐在會議室裡說:「這案子分三段做比較保險,還能讓小公司也有機會參與啦。」 實際意思是:「這三段可以輪流接,三個人各吃一段。」 這不是違法,這是「制度設計」出來的。 怎麼操作: 一、預算怎麼過? 地方議員或派系先提出「民眾有反映某里淹水」、「要改善排水」之類名義 協助公所或縣市府的相關單位(例如工務局、水利課)提案送議會 預算審查時,地方議員會說:「這案子不錯,我支持」——但這不是免費的 實際意思是:你要讓我指定哪一家公司得標,或讓我熟識的顧問公司來設計圖 二、標案怎麼切? 當預算過了,就會出現「發包設計案」、「監造案」、「施工案」這三件事。 顧問公司通常會先拿到設計與監造 他們會「故意」把一個排水工程切成三段或四段發包
 表面理由是:「讓中小企業也能參與公共工程」 實際是:「讓三家人馬輪流吃,避開標案單一限制」 這時候顧問公司跟營造廠會開小會,說好:「這段你來,我下次換你。」 這些公司表面互不相干,實際是同一個派系、同一個LINE群組。 三、圖面怎麼灌價? 設計圖面故意加重用量、拉長長度、規格填最高級: 抽水機寫 10萬瓦,但知道實際只裝6萬瓦就過得了 排水溝寫兩公尺深,實際只挖一米六 護坡圖面寫雙層鋼筋網,實際只放一層 土方運送距離灌成 20 公里,實際只有 5 公里 這些都會有報價單與估驗單,公務員只要「照圖簽章」,就能付款。 四、驗收怎麼過? 驗收人通常就是縣市府的工程科或水利課、農水署轄下的技術員,甚至是顧問公司自己代辦。 流程是: 照片檢附完成 材料清冊對發票 施工日誌表面正常 現勘走一圈,找兩段做樣板,其它「參考前段」帶過 最後蓋章過關,付款流程就走完。 五、利潤怎麼分? 以一個總預算 3,000 萬元的排水改善工程來看: 圖面灌價實際成本只需 1,900 萬 真正花在現場的:不到 1,500 萬(偷工、偷料) 剩下的 1,100 萬就能回到:
 指定的顧問公司(技師費用灌高、圖說費浮報) 營造廠老闆(回扣、接單費、標金折讓) 抽佣單位(跑標案、安排得標順序的地方系統) 這 1,100 萬裡面,有時候會透過「交際費」、「贊助費」、「工程協調費」來清洗乾淨。 這場災難,不是颱風,而是早就埋好的地雷:預算炸一顆,排水炸一段,抽水機炸一次,你家就泡48小時。 你問:「為什麼已經有補助還會淹?」 因為他們從來不是為了讓你不淹水才去申請補助的。 他們是為了讓「這筆補助能分、這個標案能吃、這段工程能回本」才設計了這一整套制度。 這不是失敗,是成功。他們做到了——只是成功的是他們,

About